用户名
密码
图形验证
   
公历:2024年11月04日 星期一 农历:2024年十月初四【甲辰年10月4日 龙年】 霜降后 06:10:53【卯时】 
订单系统 找回密码   注册
搜索文章:
网站首页 电子相册 招聘职位 新闻中心 教育资讯 OA教程 剪映教程 书法教程
 
 
想养出内心富足的孩子,一定要上的7堂生命教育课
 
  时间:2023-07-24 14:48:32  来源:网络  浏览:909  
 
        转发到本站朋友圈      
 
???????
第一课 生命是什么
        陪伴孩子,允许他诚实地做自己
        朱自清说:人生本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,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。 没有完美的作品,但每个作品都独一无二,都值得被珍惜。
       《少年说》中有一位男孩说,自己在抑郁症发作时曾六亲不认,甚至拍着父亲的脸说:“你赶紧让我寻找一个解脱吧!” 抑郁症是痛苦的,也是矛盾的。如他所说,当时很想离开这个世界,离开父母,但又很害怕他们真的弃他而去。 同甘共苦,从来不是爱情、兄弟情专属,它更应是父母子女间的最美写照。 听到孩子的话,台下的爸爸哽咽道:“当时医生告诉我你会好的,我也相信,虽然我并不知道那一天是哪一天?” 是父母的陪伴,让他成功走出阴霾,重新勇敢面对生活。 
        好的父母允许孩子诚实地做自己,既能陪伴孩子的快乐,也能陪伴孩子的痛苦。 这样的爱触发了孩子更蓬勃、更旺盛的生命力,让他爱上活着的自己。

第二课 被隐藏的习性
        回归本心,用慈悲去观照孩子
        习性,即一个人为人处事的信念。 在我们初为人父母时,对于襁褓中的那个小生命,唯一的愿望就是他平安健康的长大。 只是走着走着,我们都忘了自己的本心,忘了第一眼看到他时的那种由心底生发的慈悲。 电视剧《加油!妈妈》中,苏青是名优秀的律师,对孩子的教育也格外严格。
        学业压力加上缺乏沟通,让大儿子小夫心理出现问题,企图伤害自己。 幸好苏青及时发现,赶回家救下了孩子。 之后苏青反省道:“我们有没有因为自己是父母,所以太自以为是,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?这件事情有没有是错的?” 
        纪伯伦说: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,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 生命需要呼吸,需要空间去释放。 
        常回归本心,用慈悲去观照孩子,孩子才能学会用慈悲去对待自己、他人和世界。

第三课 被忽视的物性
        鼓励孩子把脚踩在地上,汲取生命力量
        网上看过一个视频,一位河南爸爸带儿子跑步,最初的孩子是个小胖墩,满脸不情愿的迈着沉重的步子。 可坚持一年后,孩子不仅身体变得结实硬朗,整个人也朝气蓬勃,步伐轻盈矫健。 爸爸甚至需要骑着电动车才能追上他。
        很多父母认为运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,面临大考时,恨不得剥削孩子的所有运动时间。 
        但,李玫瑾教授曾说:
        “不要让孩子一天到晚呆家里学习,不然他的大脑高度兴奋,小脑得不到刺激。脑神经没有兴奋透,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。” 
        作为孩子,学习知识固然重要。 而户外运动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,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掌控感。 把脚踩在地上学习,才能源源不断地汲取生命力量,更加从容应对一生中的各种考验。

第四课 被扭曲的心性
        接纳孩子的“不乖”,以爱的名义呈现爱
        最近网上有一段视频,辽宁一位爸爸辅导4岁的儿子做作业,由于孩子年龄较小,有点跟不上,他就耐着性子一点点教。 孩子终于做对了,爸爸特骄傲特真诚地说:“宝贝老厉害了,一下就懂了。”然后使劲地给孩子鼓掌。 这个时候神经紧绷的孩子终于放松下来,抱着爸爸喜极而泣放声大哭。
        没有一个孩子不希望自己学习好。 父母的无条件接纳和陪伴将会让他们不再恐惧,生发出积极的力量。 
        简·尼尔森在《正面管教》一书中说,很多时候孩子所谓的不良行为不过是“与其年龄相称”的行为。只是很可惜,这种适应性行为通常会被家长认为是“不乖”。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因为“不乖”被惩罚,那他的「心我」将会扭曲。 
        作家卡森麦卡曾说:一颗受了伤害的童心会萎缩,一辈子就像桃核一样坚硬,布满深沟。
        最好的生命教育是身心都被无条件的接纳,让孩子知道即使犯错,家是那个永远可以疗伤的港湾。 爱应在当下,不应在将来。

第五课 被扼杀的慧性

        尊重孩子的创造性,做一个有趣的人
        苏霍姆林斯基说: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同,要培养一代新人,首先要开发每个学生的差异性、独立性和创造性。
        但现实中越来越多的父母总是按照标准模板来教育孩子,「慧性」也逐渐被扼杀。 在某综艺节目中,一个小姑娘分享了一道填空题:x心x意,立马有人答:三心二意。 她说:“三心二意在这里是错的,因为这是一道单元测试题,这个单元里只出现了一心一意。” 这样的“错解”在生活中并不少见,但幸好总有人明白:尊重孩子的创造性,才能让孩子有趣有盼。
        比如《以家人之名》中的老爸李海潮,即使女儿成绩全班倒数,在家长会上被点名批评,依然支持女儿继续学自己喜欢的绘画和木雕。 在老爸的支持下,女儿活成了乐观明媚的“小太阳”,并成了一名出色的木雕师。 
        爱孩子是一种本能,尊重孩子的创造性,让她在自己的赛道里发光发亮是为人父母最好的教养。


第六课 面对至暗时刻
        站在未来的视角,对待眼前的孩子
        有人曾说,中国最缺乏三种教育:性教育,爱的教育和死亡教育。死亡似乎是中国人的大忌,在孩子谈论死亡时,家长总是用蹩脚的理由搪塞:“小孩子不懂,别问。”“爷爷去了很远的地方。” 但生老病死,乃是人生自然规律。 不是不谈,死亡就不会来;不是谈了,死亡就会敲门。 
        哲学家萨尔瓦特说:认识死亡,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。电影《送你一朵小红花》中,患癌的韦一航曾问过妈妈:“如果有一天,我真的不在了,你和我爸想过怎么过吗?从不敢想的妈妈哑然,默默转身擦泪。 为了让儿子重拾生活的信心,爸妈故作轻松拍摄了“没有儿子后的一天的生活”来鼓励他,告诉他:好好活着,才是不辜负生命,不枉来人间一趟。
        韦一航看哭了,屏幕前的很多人也看哭了。 是啊,没有好好感受过活着的乐趣就离开,那得多遗憾? 我们唯有给予孩子尊重和支持,允许孩子活在当下,活出自我,才能越活越宽广。


第七课 生命的意义
        被爱哺育的孩子,更容易全然接受生命
       《你好!李焕英》中那句:“我的女儿,我就要她健康快乐就行。”让人看到了一个无条件爱孩子的母亲。
        贾小玲在母亲弥留之际穿越到了20年前,和少女时期的母亲成了朋友。 她认为母亲该拥有圆满的人生,嫁给一个优秀的男人,生一个既漂亮又长脸的女儿。 所以她帮助“少女母亲”成为了厂里第一个拥有电视机的人; 她拼命练习排球,就为了在比赛上让“少女母亲”脱颖而出,好被厂长相中,成为厂长的儿媳; 她费尽心思安排撮合“少女母亲”和沈光林,哪怕代价是自己会从世界上消失。 不过,很可惜,最后“少女母亲”还是和父亲结婚了。 最后贾小玲恍然大悟,原来母亲在弥留之际也穿越了...... 生命会消亡,但爱不会。
         拥有无条件的爱的孩子,才能全然的接受生命本来的样子,好好活下去。

 
   
  909    2  
  部分文章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删除。  
  评论列表